2010年2月6日 星期六

漲與爆

想知道經濟學家對於經濟循環的原因及政府其中的角色,可以到此一看。

2010年1月30日 星期六

重建與維修

土瓜灣一幢樓齡超過五十年的樓宇倒塌,雖然成因仍然有待調查,但樓宇的維修保養,即使不是主因、也必然是重要的前題。日久失修,令人想起的其中一個解決也許就是重建。然而,更多的重建,反而可以是樓宇日久失修的成因。

市區重建局自於2001年成立以後,對於收購重建愈趨積極,重建的計劃高達二百多個。根據市建局的收購物業準則,物業的收購價格相等於物業的市值價格加上「自置居所津貼」 。所謂「自置居所津貼」,就是指被收購單位市值與類似地區一個樓齡假設為七年而面積相若位於中層及座向一般的假設重置單位價值的差價。 因此,除非被收購單位的市值高於區七年樓齡的物業,否則總收購價就是同區七年樓齡物業的市價,而非被收購物業本身的市價。既然收購價非物業市價,亦即與物業狀況無關。


業主的收益,主要來自租金,為求增加租金的水平和可以收取的租金的年期,業主需要為其物業提供一定程度的維修保養(即邊際租金收益等如邊維修支出)。可是,假如存在被收購重建的可能,而收購價格又與樓宇的狀況無關,業主維修保養的動機則會減少。物業重建的機會愈大,維修的支出愈少。

很多法例的效果,往往跟原意相違。過去的租金管制,原意是希望減少租客的支出,最終卻使不少市民因為大量重建而失去居所;市區重建的原意是使市民擁有更好的居住環境,結果反而減低業主維修動機,置市民於日久失修的物業之中。

2009年12月1日 星期二

強制與免費

假如一間餐廳早餐一向免費送贈熱飲,一天老闆閒來想著,深覺平白益了街坊,於是把免費的飲品變成強制購買。這種綑綁銷售,會為這間餐廳帶來甚麼影響﹖

答案是甚麼也沒有。除非老闆接受少點生意,否則一份早餐加上所強制購買飲品的總售價,不會跟一份送贈熱飲的早餐的售價有任何分別。同樣的綑綁,無論免費還是強制(當然,免費是動聽得多),對於顧客來說其實沒有分別。

明白這個道理,就會知道政府考慮不再豁免環保設施,而轉而強制發展商興建,其實沒有甚麼可以討論的地方。設有露台的物業對於置業者的價值不變,豁免還是強制發展商興建環保設施,對於地價、樓價都沒有影響。

至於發水樓的問題,根本是來自呎價計算中所用的單位面積標準,跟環保設施是豁免還是強制扯不上關係。發水樓的出現,出於地產商的貪婪、也出於置業者的輕率。

2009年11月11日 星期三

多菜少肉經濟學

全球暖化、降雨減少,天文台長有感而發,呼籲港人以少菜多肉支持環保,因為生產一公斤的牛肉需要消耗一萬五千公升水,是生產一公斤菜的七倍多。

這種比較,就像比較一公斤黃金跟一公斤水的價錢一樣,存在很大的謬誤。先把口味取向放在一邊,食物的基本作用是為人類提供能量。因此,菜與肉何者更加環保,不應只看生產相同重量的菜與肉的用水量,而是應該視乎透過兩者產生相同能量的的所需用水。

菜肉的種類繁多,根據食物安全中心的資料,一公斤的葉菜約提供一萬至三萬卡路里,而牛肉則大約是二十萬至三十萬卡路里。換句話說,吃菜所得的能量用水比率約為五至十五倍、吃肉則為十三至二十倍,吃肉能夠節省用水的機會似乎還要較大。

當然,以上是一個簡化的計算,變數很多。不過,至少我們應該明白,環保的方法需要更為嚴謹的思考計算,不能使之流於民粹口號。不然,只會適得其反。

2009年10月22日 星期四

迷信的價值

樓宇跳過四字等不好意頭的樓層,在香港早已見怪不怪。最近一宗,一跳數十層,卻惹來立法者要求規管的聲音。

迷信,古今中外皆有,有研究從香港自訂車牌安排中證實意頭有價。既然樓宇層數不如電話號碼為公共財,賣者利用意頭增值、買家在得到樓宇正確資訊後,願意付鈔從意頭中獲得滿足,這是一個雙贏之局。如非受誤導之業主,究竟何投訴之有﹖

跳過幾十樓層,干卿底事﹖

2009年9月28日 星期一

誰的公平競爭法﹖

歌手為其合約糾紛卻聘海外資深大狀助陣,被法官所拒。電台主持求教於公民黨余若微,聘用海外律師的限制是否應該取消,以開放市場使市民得享價廉物美的法律服務。余若微以為萬萬不可,認為有礙培訓有關人士。

公民黨諸君無不大聲疾呼要求制定公平競爭法,每論競爭大門打開的超市又無不咬牙切齒,惟及自身利益之事,卻能瞼不紅、耳不赤的以巧言令色維護。人性自利,把公平競爭托之於一小撮專家,何以信乎﹖

2009年9月20日 星期日

關於快樂指數

英國組織「新經濟基金」早前公布《幸福星球報告》,香港排名甚低,跟本地生產總值或收入水平表現相差甚大,於是不少論者認為印證了香港人有錢但不快樂的想法。

先不論快樂的主觀性與量度困難,深入這份《幸福星球報告》,便會發現其排名並非反應某地區的快樂水平,而是製造快樂的「效率」。假如單看快樂程度(life satisfaction),香港排名29;要是加上預期夀命(life expectancy)的考慮,香港的快樂年期(happy life year)排名19,只在歐美發達國家之後。由此可見,說香港人不快樂是斷章取義。

根據報告的定義,香港人只是製造快樂的「效率」太差而已。簡單而言,所謂製造快樂的「效率」,乃是以地區的快樂年期與所耗用資源的比率。耗用愈少資源,得到同樣的快樂,或是耗用相同資源可得更多快樂,為之有「效率」。然而,一個地區所耗用的資源必定與該區的生活水平相關甚大。正因如此,大部份已發展地區排名落後的原因,都不是人民不快樂,而只是生活水平太高所致。

傳統量度經濟活動的國民或本地生產總值,其缺點早見於高中的入門教科書之中。這些指標仍然沿用至今,並非知錯而不改,只是其非人性化的缺點,同時亦為其優點,因而使客觀性現仍難有其他指標可以取代。